2009年12月31日

北美館-台灣頭-曾敏雄人物展




照片中的人物,於2008年12月辭世,享年83歲。

葉石濤。

首先請原諒我,即使館方三令五申,出於對藝術創作者的尊重,也是出於對作品本身的尊重,以及對同樣遵守這條規定的觀展人的禮儀,禁止攝影,但我還是忍不住偷偷按下快門,給騷動的靈魂一個喘息。

有關曾敏雄老師、葉石濤老師的其人其事,網路上的相關資料很多,就不再贅述,然而我在看完曾老師這次的個展後,才真正明白何謂相由心生。此次在北美館的作品展出了曾老師過去十年陸續完成的,台灣當代各領域有卓越貢獻的人物肖像,有學術界、藝文界、宗教、體壇、乃至政治經濟的領導人,方框內的人物有的志得意滿(辜振甫),有的躊躇猶豫(林懷民),有的怡然灑脫(印順法師),或憂愁之情形然於色,或學者氣息了然於胸;這些人物,似是活在那個四角形的平面空間內,很真很誠實地告訴我們,他們的容貌,但其中最讓我深刻的兩幅作品,是我們再也沒有機會親眼目睹容顏的,聖嚴法師,與葉石濤老師。

影像中的聖嚴法師,一貫的長袍罩身,背對著,回頭露齒開心地笑,像是在告訴觀影者,他要走了,去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,沒有痛苦,沒有遺憾,走得很快樂,這和他在任何場合呈現的灑脫,似是看透了人間的悲歡喜樂與痛苦,才能有這樣的笑容與眼神吧。

而葉老穿著質樸的厚重大衣,摘下眼鏡,也許是冬天溫暖的陽光投下,他閉著眼享受片刻寧靜;只是,那過於凝重的嘴角仍然訴說著憂愁;身為天譴作家,自嘲不得不寫,也反對摯愛從事任何與寫作相關的活動,自己卻毅然絕然投入這吃力不討好,害得身陷囹圄,終生苦悶的格子獄中;不知道葉老書寫時是為了替懵懂時支持皇民化運動的年輕歲月贖罪,或是即使知道在影像充斥、不假思索與考證便大加妄論,速食言論過於充斥的現在,選擇最不起眼,最引不起關注的方式對社會不公持續反抗著,似是螳臂擋車,或是有人嘲笑著文人的酸腐與迂,但當意識深處的浪漫主義持續作祟,也顧不得現實這一切嚴苛的消磨,就算晚年病痛纏身,依舊努力地握著筆桿,刻著自己的生命;就在身為文人,自豪與悲嘆的極度矛盾情緒中走完一生。我實在無意將葉老塑造為一個悲情英雄,只是當這幾乎等比例的半身人像於展場角落出現眼前,再忍不住顫抖的感受流下淚來。

我想這就是台灣的意志吧。如果有人未曾深入了解,居住在這土地上的人民、動植物、山川水流的悲鳴、痛苦與溫暖、快樂,互助與現實,浪漫與批判;未曾用自己的眼去看東部的山長什麼樣子,用自己的腳感受高山碎石坡的崎嶇勞苦,用自己的身體抵抗海流並懾於強勁而冷汗不止,只是在冷氣房裡憑空想像,用數字帶來所謂的幸福,用想像告訴我們路要怎麼開,我們應該要過什麼樣的生活,我們應該停止什麼樣的儀式與祈禱,就算我知道能夠在冬天溫暖的咖啡廳裡啜著中南美香氣四溢的咖啡,仍舊無法填滿靈魂深處的空洞。

許許多多台灣文學的前輩用一輩子的光陰只說一件事,不管因為什麼理由,如果看到不公不義會難過,如果身邊的朋友也曾受壓迫而苦悶,如果自己不想遭受同樣的痛苦,那就戰鬥吧。勇士當為義鬥爭(註),而當勇士倒下,他的意志會永遠流傳。

註:語出台灣文學之父-賴和

撲我!

0 意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