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張電影海報的完成,一次宣傳的主題,造成觀眾的不同的預設。聽到李安拍攝Taking Woodstock,於是每個觀影者根據自己的perspective(註1)購票進場;我在電影院倒數第二個場次坐進不大的放映廳,臨近深夜意外地來了不少觀眾,明顯有幾對是同志,形單影隻的我略顯突兀;觀眾裡或許是五、六0搖滾樂的朝聖者,有的是李安影迷,有的衝著同志元素而來,有的只是單純想了解Woodstock音樂節葫蘆裡賣什麼藥,也或者只是現在這個檔期沒什麼其他的電影可以選擇。只是,上數大多數的人恐怕都要失望了。
當然這還是一部某種程度而言很典型的李安電影,但就因為典型,所以如同在綠巨人浩克(The Hulk)裡我們看不到極端美式英雄那種一夫當關的氣概;我們也看不到Quentin Tarantino慣於營造的「戲謔、輕鬆,卻極度緊繃的對抗」(如Kill Bill和 Inglourious Basterds),即使主角們往往充滿掙扎,內心也絕對不亞於Quentin的露骨衝突,但一如在斷背山裡我們看到濃烈奔放的愛情,仍然壓抑在平凡的日常生活裡,不會有什麼太突然的轉折與突破;這也如同臥虎藏龍裡的李慕白和玉嬌龍、俞秀蓮,直到失去了,才似乎明白自己到底失去的是什麼,但你仍然看不到他們的懊悔與強烈的悲傷--即使你知道他們是。李安鏡頭下的人物習慣以外界--或者說社會--認可的方式處理他們面臨的難題,我逕自猜想這與李安的華人背景有極大關係,所以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家庭的影響與壓力,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主角們妥協於社會,選擇一個對他人來說比較簡單,對自己而言卻沉重無比的人生道路;即使在美國極度強調個人主義的環境下,我們仍然看到李安的華人背景。如果這是李安的一貫風格,在Woodstock音樂節強調自由、理解與包容的主題下,我們該用什麼樣的perspective期待這一部電影?
所以搖滾迷要失望了,即使片中配樂大量運用那個年代的音樂元素,但是甚至沒有一個短暫的、片段的音樂節畫面;Woodstock迷要失望了,你們被擋在片中一百萬不斷湧入的嬉皮人潮外不得其門而入;同志們要失望了,因為這壓根兒不是這部電影的主題,雖然的確包含,但比重少之又少;李安迷,如果期待的是含蓄的李安,那麼恐怕你也要失望了,片中的裸露場景之多,數量之最,隱喻或明顯性愛場面,大概都破了李安從影以來的紀錄。我想這大概也是現在所找到的一些主流影評,對這部電影評價不高的原因,一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,應該出現在Woodstock音樂節的元素,我們都會覺得描繪不深,篇幅不夠,色彩不濃。那麼我們到底剩下什麼?我以為,要理解這部電影,必須先拋開它的名字、它的導演帶給我們的想像,從劇中人物的角度出發。
(以下包含劇情,會介意的人請勿進入。雖然我認為這部電影劇情本身不是那麼重要。)
劇中主角Elliot為了避免父母辛苦經營,視為一輩子心血的旅館被銀行拍賣,放棄喜愛的位於紐約的設計工作返家幫忙,陰錯陽差之下促成Woodstock音樂節的舉辦。因為一開始只是為了吸引人潮增加旅館收入,Elliot事實上不關心Woodstock是什麼,例如在一次記者會當中,為了減輕緊張的情緒抽了幾根大麻,結果胡謅了一篇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的自由理論,被解讀為音樂會不售票自由入席,造成參加人數大爆滿,上百萬的嬉皮湧入本來十分純樸的小鄉鎮,造成許多始料未及的影響;這許多的小插曲都突顯Elliot只是個一般的,平凡的,如同在你我身邊可以輕易遇到的人物,也是典型李安鏡下的角色,總是那麼習慣於接受,總是那麼習慣於自我安慰,也總是那麼習慣於下意識地避免衝突;但隨著Woodstock音樂節的到來,越來越多嬉皮湧入,聚集了更多各色各樣的人物,對平凡的Elliot帶來的衝擊也就越來越大:在旅館裡與建築工人擁吻讓他霎時感到性別認同的錯亂;腦子被越戰搞壞的童年朋友受到嬉皮影響表現脫序,卻讓Elliot越來越奔放;Woodstock音樂節主辦人Mike的出現讓他第一次查覺到這個音樂節背後巨大的商業利益;男伴女裝的韓戰退役保鑣、守財奴老媽、抑鬱寡歡的老爸、穀倉裡莫明其妙的劇團、甚至是記者會前提供大麻煙的不知名女性,雖只出現幾秒,都能在李安鏡下極盡所能地發光發熱,極為稱職地扮演好襯托的責任,角色無比鮮明。
三天的音樂節隨電影結尾而落幕,電影院裡觀眾事實上和Elliot一樣在這段時間裡沒有聽到任何一場演唱會,甚至最後一天的演出在舞台漏電的威脅下草草取消,但,如果Woodstock音樂節的背後有它所追求的、傳唱的意義,那麼音樂節本身只是一個媒介,根本也不是最終目的;所以當我看到Elliot因嗑了迷幻藥看到幻象,看到草地上的人潮如浪潮般波瀾起伏,我不自覺流下淚來,巧的是,下一幕Elliot臉上也佈滿淚水。Woodstock音樂節所帶來的各種人生,各種目的,在他心裡已經產生質變,而且再也變不回來了;當晚Elliot罕見地高分貝對母親抗議,而這也間接造成守財奴老媽某種程度的變化。結尾,Elliot收拾行李,決定不告而別前去旅行,同其他來了又去的嬉皮一般,雖然不知道要前往哪裡,但也如同Mike所言:「It’s cool. I think it’s a sign to you.」而,縱然沒有得到老媽的認同,但獲得新生的老爸也以祝福的心情說出:「我希望我的兒子體驗人生,這個要求難道太過分嗎?」
如此,透過一段又一段插曲,Woodstock音樂節的意涵其實早已表達的徹徹底底,淋漓盡致;它不是一部紀錄片,所以即使我相信音樂節背後有許多黑暗的層面,例如大量垃圾、偷竊、毒品、黑道,都沒在片中呈現,我卻覺得這沒什麼好指責的。Taking Woodstock雖不是透過宣教式的方法傳達音樂節追求的主旨,我卻認為十分忠實地達成了它的目標。而這,如果你是為了愛與和平,如果你能拋棄預設的立場,如果你能不設限地去看一場不是那麼李安的電影,我相信我們也可以獲得Woodstock的力量,轉變Elliot的力量。
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這是我看過最棒的李安電影(註2)。
註1 此為引用劇中人物Mashua的對白:「Everyone has his own perspective that he couldn’t see the whole universe.」
註2 李安在這部電影裡作了許多之前沒有的嘗試,一些喜劇元素(如片頭的潔僻英國人)、迷幻藥的描寫--我覺得這畫面已經可以說是經典了,比起多年前另一部「猜火車」也曾處理過類似題材,有很大的差別。還有不那麼嚴肅地去傳達一個很嚴肅的理念、百花撩亂但極為稱職地眾多綠葉。我很喜歡這部電影裡個各元素所帶來的平衡與美感,這些其實都要看過才能知道我在講什麼,所以我也才會說這部電影,劇情本身不是那麼重要。
未來。我的文字還有地方。
10 年前
1 意見:
情慾的場面,在色戒裡面就不少囉。
認識不同的人所帶來的眼界大開,
都是很有趣的部分。
像是『摩托車日記』裡那種轉變的心情。
那也是養成的過程不同,就容易會出口:
『你不是我,你不知道我的決定的理由。』
的原因吧?
我比較好奇的是他用的美術,好像挺奇幻的。
張貼留言